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探测器的区别
2025-07-31 阅读量:5 次

在工业安全防护体系中,可燃气体探测器与有毒气体探测器如同两位专业哨兵,虽同为气体监测设备,却在守护方向上各有专攻,共同构筑起立体安全网。

检测对象的差异是两者最核心的区别。可燃气体探测器聚焦于甲烷、丙烷等易燃易爆气体,这些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(爆炸下限)时,遇火源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。而有毒气体探测器则针对硫化氢、氯气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,即便浓度未达燃烧条件,也可能通过呼吸导致中毒。

核心技术的选择因目标而异。可燃气体探测器多采用催化燃烧或红外原理,前者通过气体燃烧产生的热量变化判断浓度,后者利用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检测,更适合高浓度场景。有毒气体探测器则以电化学传感器为主,通过气体与电极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信号,能捕捉微量有毒气体,灵敏度远超可燃气体检测需求。

应用场景的侧重也各有不同。在炼油厂的储罐区、食堂的燃气管道旁,可燃气体探测器是主力,重点监测泄漏是否达到危险燃烧浓度。而在化工车间的反应釜附近、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周边,有毒气体探测器更显重要,实时防范硫化氢等气体的毒性危害。

预警逻辑的设计同样体现差异。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报警阈值通常设定在爆炸下限的 20%-50%,为防爆处置预留时间;有毒气体探测器则依据职业接触限值设定,哪怕浓度仅为安全阈值的一半,也会发出预警,优先保障人员健康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可燃气.png可燃气.png

可燃气体探测器与有毒气体探测器虽分工不同,却相辅相成。在化工园区等复杂环境中,两者协同工作,前者紧盯爆炸风险,后者严防中毒隐患,共同为工业安全筑起防护屏障。

Copyright © 2025 南京铱测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05006号-1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2217